“再造一个华工科技”!

华工科技光电子研创园一期项目投产,全面达产后年产值将超300亿元。

8月20日,位于光谷的华工科技光电子信息产业研创园及出口基地一期项目正式投产。2027年全面达产后,每年将有超4000万只光模块从这里“飞向”全球客户,年产值将超300亿元。

华工科技党委委员、华工正源总经理胡长飞接受支点财经记者采访时介绍,该基地全面达产后,按年产数量来看,将是全国最大的光模块研发生产基地;按年产值来算,也将位居全球前列。

作为武汉新城中轴线十大重大项目之一,华工科技光电子研创园总投资50亿元,将主要建设华工科技总部、华工正源光通信器件产业基地、华工科技中央研究院、中试基地等。一期项目建成超8万平米厂房,将主要用于研发生产800G和1.6T以上超高速光模块。

大手笔投资背后有何底气?

AI浪潮下,光模块业务贡献近一半营收

一周前,华工科技发布今年上半年业绩,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29亿元,归母净利润9.11亿元,同比增长均约45%。其中,核心子公司华工正源随着国内互联网及设备厂商算力需求激增,应用于算力中心建设的400G、800G等高速光模块交付量增长,实现收入37.44亿元,同比增长124%,占华工科技销售收入的49%,全球光模块厂商TOP10地位进一步巩固。

不仅仅是“中国制造、全球销售”,华工科技正向“全球研发、全球制造、全球服务”深度转型。去年下半年,华工正源位于泰国春武里的生产基地投产。今年以来,该基地持续高效运转,并于7月完成首轮扩产。

目前,华工正源400G、800G高速光模块已实现规模交付,客户版图、交付份额进一步扩充;在无线业务领域,800G ZR/ZR+Pro相干光模块也在量产,并在关键客户处完成测试导入。

还有一批代表性领先产品发布。在上半年举行的美国光纤通信展上,继去年同期推出搭载自研单波200G硅光芯片的1.6T硅光模块后,华工正源现场又首发5项技术,包括3.2T光模块/CPO光引擎等。

今年上半年,在AI浪潮的持续推动下,华工正源光模块产品海外业务同比增长128%,国内大客户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81%,未来预计还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如今,AI服务器集群的快速建设与大模型训练对海量并行计算的依赖,显著提升了它们对网络带宽的需求,而光模块可为GPU集群搭建低延时、高带宽的“数据高速公路”。越高速率的光模块,传输速度也越快。

知名市场调研机构LightCounting预测,2024-2029年,光模块的全球市场规模或将以 22%的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增长,2029年有望突破370亿美元。

华工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新强表示,公司将以研创园一期项目投产为新起点,加快推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在下一代1.6T、3.2T超高速光模块产品的应用,通过颠覆式创新为AI、6G、F6G、智能网联车、低轨卫星通信、低空飞行网络等提供更卓越的解决方案,构筑技术领先、量产领先双优势,实现达产后“再造一个华工科技”的先期目标。

“链”向上游,补链强链提升全球竞争力

在风口上抢市场,华工科技近20年的补链强链,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产品的全球竞争力。早在2005年,核心子公司华工正源便向全球头部通信设备商供应光模块产品。然而,核心部件光芯片,特别是25Gb/s及以上速率光芯片,一直处于被“卡脖子”的状态。

为提升在光模块领域的实力,华工科技逐步向光芯片产业链上游进行战略布局。2018年,华工科技作为股东之一,联合行业内一流技术专家团队,投资设立了武汉云岭光电,约定“不买不靠”,瞄准25Gb/s及以上中高端光芯片全流程自主研发。

七年来,云岭光电完成了从2.5G到100G光芯片的全覆盖,实现了从电信无线领域向接入网、数通领域的全面扩展,累计交付超千万颗芯片,并凭借自主外延-晶圆-芯片的垂直整合能力,直接嵌入到华工正源模块封装链条,将关键器件交付周期由数月压缩至数周,采购成本也降到原来的1/5,成为光芯片国产替代浪潮中的一匹黑马。

目前,围绕AI光模块发展需求,云岭光电已推出56G、100GEML芯片及配套TIA(跨阻放大器)芯片。

独行快,众行远。在光谷最具优势的光通信产业,华工正源通过品质辅导、管理改善等形式,培育带动链上企业40余家,其中东湖高新区内企业就有22家。而以光模块为代表的光器件,“光谷造”已占据全国市场60%、全球市场12%。

(支点财经记者 林楠 / 通讯员 李慧 吕依铭)

编辑丨胡馨月

编审丨刘定文

More From Author

武汉锐科激光2025年一季报解读:净利润暴跌73.36%,预计负债激增708.62%

华工科技涨3.69%,成交额34.07亿元,今日主力净流入1.55亿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